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李清照

關燈
李清照

【李清照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幸運的,她嫁給趙明誠不僅是門當戶對,而且還是志趣相投,趙明誠創作《金石錄》,李清照就在一旁協助,而李清照愛詩詞,趙明誠也是喜歡的,那段時間,兩人可謂是琴瑟和鳴。】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琴瑟和鳴便琴瑟和鳴,為何要添一句那段時間呢?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幸運的,難道還有不幸的時候?

想要門當戶對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並不難,門不當戶不對才會受人詬病。

但是兩人志趣相投,那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

【然而,這個金石是什麽呢,其實就是一些古代青銅器和石刻碑碣,算是古董了,找這些東西肯定要花不少的錢,但是李清照二人的生活並不富裕,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寫道,“趙、李族寒,素貧儉。”雖然他們兩人的父親都曾任高官,但他們在財物方面並不寬松,這從側面說明李格非和趙挺之或許還算比較清廉的好官吧,但事實上歷來對李格非的評論倒是沒什麽爭議,只是有人說趙挺之是小人,有人說趙挺之是正直的官員,這是有爭議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當時的黨派之爭,才會出現不同的評價。】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與趙挺之的關系一向不睦,他想起了自己對趙挺之的評價。

“挺之聚斂小人,學行無取,豈堪此選。”

如今再想起以前的那些矛盾,蘇軾也只能是扯著唇角笑笑。

爭來爭去一生就這麽過去了,他們這是何必呢?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說到這些,趙明誠面色自然不愉,試想誰會想聽到旁人如此編排自己的父親?

但他也知道,對於父親不好的評價很多都是來自另一派的人,他也很痛恨這黨派之爭,若是沒有這些,父親與岳父的關系不至於對立,他與李清照的日子也不知能比這好多少。

【李清照兩人生活節儉這點倒是沒什麽爭議的,可能他們應付日常生活沒啥問題,但是要買些金石刻辭那就有點拮據了,不過這時候的兩人不在乎這些,窮並快樂著。】

經過剛才那一番評價,兩人都沒心思再說什麽。

不過幕中女子所評價的兩人的生活倒是真的。

但這都是他們自願的,有時候生活富足不如心中滿足。

他醉心於此,李清照也是喜歡的,說起來,能娶李清照為妻,也算是他的幸運。

【除了幫趙明誠創作《金石錄》,李清照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主業,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她的這一篇“懟天懟地”的《詞論》,《詞論》篇幅雖然不長,但其內涵卻十分豐富。】

主業?

這詞對李清照來說還有些新奇,讓她一下沒註意到“懟天懟地”。

這樣說還真是有些擡舉她了,從唐至今,多少詞人,她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罷了。

但若對於她來說,稱之“主業”也不為過。

雖知懟字含義恐怕不怎麽好,但李清照思考片刻後仍舊覺得幕中女子並不是在說自己的不是。

【首先她用一小段講解詞的淵源,那些曲子流行於唐代,是因為一個唱歌很好聽的人,叫李八寶,這個人並不怎麽出名,只在《國史補》中有記載,她還說在唐朝就有了《菩薩蠻》、《浣溪沙》這些詞曲,曲子多到不勝枚舉。】

【後來到了五代時期,四處陷入紛亂之中,所以這種曲子就很少有人唱了,像南唐李璟和馮延巳偶爾有些作品,比如李璟的《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有“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這樣的名句,而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中也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樣的句子。”】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五代,這已經是幕中女子第二次提到五代時期了,上一次提到還是因為說晚唐五代浮艷詩風。

所以唐以後並非宋,而是五代時期。

五代是有五個朝代的意思?

李世民想半天想不明白,那距離他的時代實在太遙遠。

但有一點他如今倒是可以做,詞這個體裁他很喜歡,早在先時提到蘇軾時他已經很欣賞了,如今這李清照的更是合他口味,他要趕在詞本該出現之前將其創造出來。

先時能聽曲唱詞,那就是極好的。

【李清照評價他們的作品,“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寫得好,但是都是一些亡國哀傷之音,所以李清照覺得他們的詞算不得很好。】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那他的呢?李煜想。

他的詞才算是真正的亡國之音吧,畢竟國是在他手上亡的。

一時間,李煜也沒辦法思考自己的詞作好或不好,那種許久未現的悲傷的情緒又霎時湧上了心頭,著實讓他難受得緊。

【等到了宋朝,休養生息了百年,“禮樂文武大備”,開始有了柳永“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柳永是第一個大力變革南唐花間詞的詞人,李清照說他的詞“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雖然詞很協音律,但是用詞太俗,不算好。】

公元1028年,天聖六年。

這後世女子,竟是一點也不給他留面子。

柳永歷來受女子歡迎,倒是極少有被女子說俗的。

不過就幕中女子所提到的李清照的那幾首詞來說確實是優秀之作,這點倒是無可厚非。

柳永嘆息,只能說後生可畏吧。

女子尚能如此,那後世想必優秀者眾多。

而他怕是會終有一日被遺忘在時間長河。

【然後又說張先、宋祁、宋庠以及沈唐、元絳、晁次等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這些人有佳句而無佳篇,不算好。】

唐,元和年間。

有佳句而無佳篇,那不是說他們的嗎?

自從先時女子這樣說過之後,賈島開始從苦苦鉆研字句轉到了鉆研整首詩。

若是將整首詩都琢磨出來就不會無佳篇了。

不過看到旁人也有此問題,他反倒是沒那般慌張了。

【到了晏殊、歐陽修、蘇軾,他們學識極高,填這些詞應該是簡簡單單手到擒來,但是“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就是一些不加修飾不管平仄的詩罷了,而且還“往往不協音律”,她認為也不算好。】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被誇讚學識極高,歐陽修已經毫無反應。

這段時間他已經被各路人奉承得不欲再聽了。

他記得李清照曾說蘇軾的詞就是長短不一的詩,所以他早就猜到自己的詞在這李清照眼中想來也是一樣,然而他卻沒想到竟還被寫成了一篇文章。

歐陽修也不怎麽在意,畢竟他如今在朝中的地位非一般人所能撼動的,但如此被說,自然也高興不到哪兒去。

【而王安石、曾鞏,他們“文章似西漢”,古文寫得特別好,但是要是讓他們寫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

曾鞏一時不知該喜還是憂,如今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名頭,他算是在歐陽修座下出了名。

但最近忙著做事,創作之事卻是怠慢了不少。

如今聽到李清照誇他古文寫得好,他自然也是欣喜的,但批他寫詞,那也不必。

哪有那般誇張?

心中問出這話後,曾鞏卻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詞不如老師他們。

連老師他們都被說不好,他的詞作哪裏算得上好?

【說了這麽多,李清照才擺出自己的觀點,“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詞有詞的特點,別和詩、文混在一起。】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覺得李清照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他不認為自己就該被抨擊,畢竟他“以詩為詞”的初衷是為了提高詞的地位,而實際上也做到了。

若世人都不承認詞作,那詞作怎麽能永遠延續下去呢?

不過李清照的話倒也提醒了他,或許他也應該註意一下音律之類。

【李清照覺得後來的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始能知之”,他們寫的詞才算是有了那麽點味道,但是也不算完美。】

魯直文才不可挑,而少游更是有屈宋之才也。

蘇軾忍不住感嘆,這小姑娘的要求還有些高,也不知她能否真的將他們詞句中的不足準確地找出來。

【“晏苦無鋪敘”,晏幾道的詞少了點鋪敘,“賀苦少典重”,賀鑄的詞用典不怎麽樣,“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秦觀的詞情深一片,卻少了點實際的東西,有點空有其表的意思。李清照覺得黃庭堅的詞還可以,但是呢,“譬如良玉有瑕”,還是有點小缺點,所以也不算完美。】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這不是李清照這時候的作品,卻句句說到了她的心坎上。

即便巨幕沒有出現李清照都得懷疑這是自己所寫。

這些評價句句都是她的真實想法。

但是這並不代表她如今想讓全天下所有的人都來看自己批那些文人的痛楚。

想到這些會被他們本人,或是被更優秀的詞人看到,李清照臉頰都有些泛紅了。

不過她也不算太在意就是了,實話還不讓人說了?

【說來說去都不大行,有些人說李清照太過於自大,但我個人倒覺得不至於,第一我們不得不承認她的這些評價都是事實吧,挺客觀的,第二個李清照也沒說你們都不行,就我自己行。】

李清照確實沒說自己能比得過這些前輩。

任何的創作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但只要寫了就要敢於接受他人好的意見。

【其實文學批評不就是這樣嗎?指出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只要言之有理不帶著個人情緒亂噴就行了。】

李清照連連點頭,看得一旁趙明誠直樂。

“正是此理。”趙明誠知道她這時在作何想,於是便開口附和幕中女子的話。

果不其然,李清照醉意熏染地轉頭望他一眼,又點了點才說:“我亦如此認為。”

說完竟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了。

“慢些喝。”趙明誠擔心李清照喝多了傷身。

【李清照這篇詞論思路清晰,言辭犀利,足以見李清照學識淵博,而且她十分大膽,敢於直言,也並沒有讓自己的思想被輕易禁錮,這是值得當時很多女子學習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